近日,一则关于龙虾养殖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。视频中,一名龙虾养殖户手持报价单,上面赫然标注着‘库虾5毛钱一斤’,而他一边卖虾,一边忍不住流下眼泪,哽咽道:‘这价格连成本都收不回来,以前随便养养就能赚钱的日子,真的一去不复返了。’这一场景,真实反映了当前龙虾养殖行业的困境。
曾经,小龙虾市场火爆,养殖户们只需投苗、喂食,就能在收获季节赚得盆满钵满。尤其是在2015年至2019年间,随着餐饮业对小龙虾需求激增,价格一度飙升至每斤数十元,许多农户跟风涌入,养殖面积迅速扩大。数据显示,中国小龙虾养殖产量从2015年的不足50万吨,增长到2022年的超过200万吨,市场看似一片繁荣。
好景不长。随着养殖规模急剧扩张,市场供需逐渐失衡。一方面,产量过剩导致价格持续走低;另一方面,养殖成本却在不断上涨,包括饲料、人工、土地租金和病害防控等费用。以库虾(指规格较小、品质较普通的小龙虾)为例,过去还能卖到每斤几元,现在却跌至5毛钱,养殖户直呼‘亏本卖虾’。一位湖北的资深养殖户坦言:‘以前是躺着赚钱,现在得精打细算,还得应对天气变化和病害,压力太大了。’
除了市场饱和,行业还面临其他挑战。气候变化导致养殖环境不稳定,频繁的极端天气影响龙虾生长;病害问题日益突出,例如白斑病、烂尾病等,若不及时防控,可能造成大规模损失。消费者口味多元化,对小龙虾品质要求提高,普通养殖方式难以满足高端需求。一些养殖户开始转型,尝试生态养殖或品牌化经营,但投入大、周期长,中小户难以承受。
专家指出,小龙虾养殖已从‘野蛮生长’进入‘精耕细作’阶段。未来,养殖户需注重品种优化、技术升级和市场营销,避免盲目跟风。政府和企业也应加强引导,推动产业链整合,帮助农户应对风险。正如那位哭泣的养殖户所说:‘时代变了,我们得学会适应。’或许,这场眼泪背后的教训,正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契机。